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了學校體育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不斷深化改革才能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目標。
對于《意見》中提到的重要變化,記者采訪了省內的學生、家長和學校體育工作者,聽聽他們的心聲。
學生、家長真正重視
體育成績一分都不能丟
“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未來將達到和語數外相同分數。”
《意見》提出
上海體育學院院長陳佩杰在教育部解讀《意見》的發(fā)布會中表示:“從實踐來看,體育納入中考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效應,初中三年級和高中一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好于其他年級。”
目前,杭州市的中考體育設跳躍類、力量類、耐力類三個類別,在總分600分中占30分。
2019年的中考生慕葉,從初二開始體育鍛煉就沒有中斷過,每天在學校跑步的距離加起來可以達到操場12圈,還包括跳繩、排球、實心球等其他項目,“可不能小看體育科目的30分,這可能直接影響到之后要上哪所高中?,F(xiàn)在體育有可能與語數外同分,那么大家對于體育科目的重視今后會越來越高。”
除了學生們自己重視,家長們也是堅實的后盾和力量。杭州的唐先生就給孩子報了跳繩班,效果確實立竿見影,“文化考試想多拿一分太難了,體育考試就更不能丟分,家長們現(xiàn)在見面聊的話題基本都是‘你家孩子跳繩一分鐘多少次?’,何況初衷也是為了增強體質,總比總坐著不動好。”
《意見》還提出,“積極推進高校在招生考試當中增設體育項目,啟動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yǎng)評價結果的研究。”
對此,陳佩杰認為:“體育素養(yǎng)包含考察學生的體育意識、知識、行為、技能和成效等方面,通過設立綜合維度進而科學評價學生體育和體質健康水平。我們期待在體育素養(yǎng)落地探索取得成果并充分總結經驗以后,適時在全國推廣。”
完善機制、同等對待
體育教師成為“香餑餑”
除了對學生體育課業(yè)的要求,《意見》中體育教師的相關內容也占了不小的比重,完善體育教師職稱評聘標準,確保體育教師在職務職稱晉升、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在陳佩杰看來,體育教師隊伍,尤其是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是推進學校體育發(fā)展、指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意見》對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的部署要求,這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
杭州市聞濤小學的體育教師孫志星認為,這次《意見》的印發(fā)也是再次強調了體育科目的重要性。他告訴記者,目前聞濤小學的教師團隊有93人,其中體育老師有10人,其中包括從省隊退役的專業(yè)運動員,學校正在執(zhí)行《意見》中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的目標,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
“現(xiàn)在學校已經開始逐漸增加體育課的時間,‘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已經成為了常態(tài),體育老師也搖身一變成為學校的大忙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需要所有學科的支撐,不管是哪一個學科的教師,只要做出了應有的工作業(yè)績,都應該同等評價激勵。”
關于《意見》中提出的,“將學校體育納入地方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職責。把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素質測評情況和支持學校開展體育工作納入督導評價范圍。”
浙江大學體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研究中心劉遵嘉博士認為完善體育工作督導評價機制,重點就是要將學校體育工作的發(fā)展水平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評價體系中,體育的開展代表著一所學校、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風貌,改革創(chuàng)新,面向未來,立足時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學改革就是發(fā)展的根本。
記者:戴瑞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