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車圈最大的新聞,莫過于動力電池企業(yè)蜂巢能源科創(chuàng)板IPO獲得了上交所的受理。,隨著蜂巢能源正式進入資本市場,不少專業(yè)人士和媒體都斷言,蜂巢能源此舉至少能讓三方受益。
第一個受益者當然就是蜂巢能源自身。要知道,蜂巢能源可以說是近年來成長最快、進攻勢頭最猛的動力電池企業(yè)了。不到4年時間就從行業(yè)“雛鳥”變身為動力電池裝機量全球前十的“大佬”,營收規(guī)模也從0突破至50億元,所用時間和如今的行業(yè)霸主寧德時代相差無幾。
同時,蜂巢能源的“朋友圈”也在持續(xù)擴大,不僅與吉利、東風等傳統(tǒng)車企達成了合作,小鵬、理想、嵐圖、合眾等造車新勢力也選擇了它的動力電池解決方案。甚至就連Stellantis集團這樣的國際大廠也對其青睞有加,與蜂巢能源達成了總額約160億元的動力電池訂單。
此外,蜂巢能源的電池布局也十分全面,磷酸鐵鋰、無鈷、三元、固態(tài)等各種化學體系的電池都樣樣在行,技術也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而根據(jù)蜂巢能源的計劃,上市后其將募集大量資金用于擴產、研發(fā),2025年的全球產能將提升至600GWh,成為不下于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大廠。
第二個受益者則是長城汽車。眾所周知,蜂巢能源是長城汽車生態(tài)鏈上的兄弟公司之一。而對于電動車來說,電池的重要意義無需多言。可以說,蜂巢能源越強大,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賽道前進的步伐也就越快。
所以,在蜂巢能源迅速壯大的這幾年里,長城汽車新能源轉型進行的十分順利。不僅旗下五大品牌已全面“觸電”,海外市場全速進階,成為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指日可待。
第三個受益的就是中國的動力電池產業(yè)了。雖然在數(shù)據(jù)上,我國的動力電池產業(yè)取得了飛躍性的進展,裝車量也都有明顯提升,但LG、松下這些來自國外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已經(jīng)有后來居上的架勢,不僅在多個國家建廠,擴大產能,還收獲了來自特斯拉、通用汽車等多個知名車企的訂單,未來隨著產能的逐漸提升,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yè)面臨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但好在蜂巢能源正式IPO,一個不次于寧德時代的大廠正在冉冉升起,有這么一個“生力軍”的加入,“中國動力電池勢力”的領先優(yōu)勢還將得到延續(xù)。
綜上所述,對于電池行業(yè)、車企,乃至消費者來說,蜂巢能源IPO都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其帶來的影響不只局限于動力電池行業(yè),汽車市場的格局估計也要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