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記者 石承承 實習生 李心雨
8月1日,“閃亮的名字2023—最美擁軍人物發(fā)布儀式”現場,寧波姑娘孫嘉懌榮獲“全國最美擁軍人物”稱號,成為全省首位“全國最美擁軍人物”。
(資料圖)
2023年5月18日,象山石浦518海戰(zhàn)烈士陵園祭掃。受訪者提供
在擁軍優(yōu)屬的漫漫長路上,孫嘉懌已經“跋涉”了十余年。
她出生在軍人世家,從小就對軍人有著深厚的感情。2008年,她加入關愛抗戰(zhàn)老兵志愿者團隊,結對幫扶中,經常聽老兵講起自己犧牲在前線的戰(zhàn)友沒有“回家”,“幫烈士尋親”的想法在她心中慢慢萌芽。
2017年,她正式踏上“為烈士尋親”的道路,先后發(fā)動志愿者團隊赴7個國家和國內25個省份,收集整理718座境內外中國烈士墓地的3萬余條烈士信息,累計為1338名烈士找到親人,幫助烈屬完成首次祭掃活動40余次。
2022年,她又發(fā)起“我為烈士修遺物”“我為烈屬代祭掃”“英烈故事我來講”“戰(zhàn)地青春·烈士遺像修復計劃”、“我送英烈回家去”等更多衍生的志愿服務項目。
“我為烈士來尋親”和“戰(zhàn)地青春·烈士遺像修復計劃”兩個項目雙雙獲得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孫嘉懌本人曾先后榮獲全國最美志愿者、“中國好人”,浙江省“志愿服務先進個人”、寧波市“最美擁軍人物”等榮譽。
2023年5月,孫嘉懌和山東沂南孫義芳烈士的女兒在寧波象山海邊呼喚烈士回家。受訪者提供
“這次被評為‘全國最美擁軍人物’,我受之有愧?!庇浾唠娫捖?lián)系上孫嘉懌時,她已經出發(fā),帶著志愿者團隊繼續(xù)奔波在為烈士尋親的路上,“我覺得最美擁軍人物一定是烈屬、軍屬,因為他們把自己最親最愛的人‘上交’給了國家?!?/p>
“這份榮譽還屬于整個志愿者團隊,因為有了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才有了烈士和烈屬跨越時空的‘團圓’。”她說。
奔波多年,孫嘉懌最開心的,除了看到烈屬臉上的笑容,還在于和許多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有越來越多的“00后”“10后”參與到志愿服務項目中。就拿“我為烈士修遺物”“戰(zhàn)地青春·烈士遺像修復計劃”兩個項目來說,全國各地高校接力參與其中。最近跟著她一起在全國各地搜集烈士資料的志愿者也多是“00后”的大學生們。
2023年7月,孫嘉懌和山東臨沂一小莊元東英雄中隊的孩子在一起。受訪者提供
2023年7月26日,孫嘉懌帶著“10后”小志愿者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為家鄉(xiāng)英烈毛杏表掃墓。受訪者提供
2023年7月22日,孫嘉懌和團隊山東濟南站志愿者一起前往山東臨沂送莊元東烈士遺像回家。受訪者提供
對于這些孩子來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有這樣的機會能深入了解那些被掛在墻上、寫在書里的英雄的故事。
24歲的陳毅煒目前在孫嘉懌的團隊中主要負責浙江臺州溫嶺地區(qū)烈士信息的搜集和統(tǒng)計。在炎熱的六月,他重新探訪了溫嶺市烈士山公園,對相關信息拍照存檔,“當時天氣很熱,也就在外面走了一個小時左右,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不過,陳毅煒并不覺得苦,“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項志愿服務活動,也讓我對家鄉(xiāng)和為家鄉(xiāng)解放發(fā)展做出犧牲的烈士有了更深的了解。”
“大多數烈士犧牲時都很年輕,那個年代的年輕人選擇了不顧生死,保家衛(wèi)國。那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呢?我們的選擇又是什么?”這個問題,孫嘉懌經常問自己,也時常問團隊里的年輕人們。
“我相信,雖然生于不同時代,但年輕人之間是能夠共情的。幫烈士尋親只是一個項目,它影響了一批年輕人,而參與其中的年輕人又會影響他們身邊的其他年輕人,‘雙擁’精神才得以薪火相傳?!睂O嘉懌說。
關鍵詞: